6月5日,由浙江省国有资产管理协会指导,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区国有经济研究会(以下简称“国研会”)承办的首期“竞潮讲堂”在萧山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本次讲座以“后疫情时期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应对策略”为主题。萧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顾春晓,省国有资产管理协会副秘书长李辉出席。来自区级相关部门、各镇街、平台、国有企业、部分园区企业、在萧金融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及女企业家代表参加活动。
顾春晓对首期“竞潮讲堂”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目前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呈现“承压、回稳、争好”的特点,但疫情对整个国际经济体系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严重而持久的,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清醒认识加快复产达产、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准确把握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挑战性。就企业如何在“疫”后时期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他强调,一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要客观分析和清醒认识萧山面临的形势,以及所暴露出来的我区经济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根本性问题,科学分析疫情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坚定树立决战决胜的信心,迎难而上、迎头赶上,把疫情影响降低到零点、把发展业绩追回到原点。二要锚定重点、补齐短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全力实施十大改革、开展十大攻坚、推进十大项目;着力解决因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三要化危为机、应变求变。在打“大战”,赢“大考”中交出优秀答卷,核心是要“统筹”,出路是要“创新”。只有突破常规、打开思路,谋非常之策、下非常之功,才能把萧山企业发展的潜力和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在疫情倒逼中加快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把复工复产过程变为化危为机的过程、转型升级的过程。
在活动上,国研会聘请了19名来自区级相关部门的专家。区人大财经工委主任易伟光作为专家代表发言,他指出,国研会作为萧山国有企业的联合性社团组织,在助推国企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助力国企转型、壮大国有经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他表示,专家团将致力于发挥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力量,为全国首家县区级国有经济研究平台持续赋能。他倡议,专家团要提高站位,服务大局。紧紧围绕萧山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国企改革的热点、痛点和难点问题,为探索国资做强做优做大提供开拓性、创新性思路,为新时代国资理论研究提供“萧山经验”。要整合资源,指导实践。通过全方位整合专家团的智力资源以及会员单位的企业资源,努力搭建有效衔接政府部门、专家智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平台,为促进萧山经济提质增效做好实践指导。要助力改革,转化成果。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推进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有关精神要求,深入调研全区国企实际情况,结合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企业深化改革提供建议。
在分享环节,中国农业银行萧山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白雪华带来了《疫情之下,农行与企业并肩同行》的经验分享。他指出,自疫情以来农行萧山分行不断加大企业支持力度,贷款规模快速增长,在支持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扶持大型龙头企业等方面均落实了有力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并从管理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投资方向、研发团队、财务融资体制等方面对企业经营发展提出了建议。下一步,农行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三个年”和“六大工作体系”,加快产品创新,持续加大企业支持力度。
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流通部总经理邬静乐从企业画像、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市场开拓四个维度向大家介绍了物产中大,分享了疫情之下集团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危中创机的举措,呈现了“共创共享,共建生态圈”这一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式核心及传统流通商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变历程,并以三个案例展现了物产中大的商业模式。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原副院长、博导卫宝龙结合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数据及经典案例,从如何认识疫情全球迅速传播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传统制造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压力与疫情下全球供应链断裂的冲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部署以及助推企业走出困境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并围绕“如何利用经济周期捕捉投资机会”对企业家提出了建议。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今年是萧山进入亚运时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国研会将紧紧围绕做好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谋和助手的初衷,扛起建设“重要窗口”的责任担当,践行新理念、探索新路径,为助推区属国企改革、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