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萧山区国有经济研究会(以下简称“国研会”)、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共建产智融合平台签约仪式暨数字经济专家讲堂在萧山成功举办。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赵英军,萧山区委常委、副区长何波,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赵连阁,党委书记、副院长徐锋,区国资经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国研会理事长裘国平,区级有关部门、国有企业、在萧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浙商大经济学院专家和师生代表近200人参加会议。
会上,区国资经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国研会理事长裘国平和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锋签署了合作协议。国研会聘任了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在区域经济各细分领域有深入研究和丰富经验的7名专家作为国研会专家团队成员。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赵连阁作为专家代表接受了聘书。
裘国平对浙江工商大学方面给予国研会的信任和支持表示了感谢。他指出,共建产智融合平台是探索国研会模式创新、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双方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更是加强高校与企业间产教融合,学研互动的重要手段。他对合作的未来也充满期待,表示要抢抓新机遇,加快资源对接,使合作成果在萧山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服务于萧山经济发展。要找准契入点,聚焦萧山区国有企业运营的创新领域、薄弱环节和实际需求,利用双方资源,推动高等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要发挥新作用,双方各有丰富的科研教学资源和产业运营资源,双方携手合作,必将为国研会成立时的“初心”作出新贡献。
赵连阁指出,双方的合作,具有坚实的基础。一方面,经济学院可以利用智力资源服务萧山国企发展,研究经济运行的新趋势、新规律,解决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另一方面,萧山国企可以为经济学院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未来,双方将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在“人才培养”、“引企入校”、“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在岗培训”等多领域进一步展开更为密切地合作,不断提升合作层级,完善合作机制,推动学校的高等教育事业和萧山国企的经济建设共同发展。
何波代表区政府对此次合作签约表示了祝贺。他指出,萧山当前坐拥“后峰会,前亚运”、“大湾区”建设、“拥江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同时也处于“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关键时期,产智融合平台的建立可说是恰逢其时、恰到好处。对双方下一步共同推进产智融合平台建设,他提出:一是要提高发展站位、深化内涵。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国企改革的痛点和难点,探索国资运营之道。二是要广泛整合资源,转化成果。聚焦省市、区内经济发展动向,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能力和丰富资源,通过各类方式搭建平台,转化成果,提升能力。三是要深化产教融合,招贤引才。以产智融合平台为纽带,打造一批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产教融合集团(联盟)等人才培养载体,助力人才强区战略实施。
赵英军代表学校对双方合作的开启表示了祝贺,并对平台未来的研究成果充满期待。他回顾了浙江工商大学的历史,介绍了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他指出,双方加强产学研合作,特别是建设产教融合的高水平平台,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浙江工商大学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萧山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明星地区,双方强强合作,在重点项目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咨询服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党的建设等方面,必将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浙江工商大学将积极为合作的深化创造良好环境。
会议特邀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朱勤教授带来《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与产业转型》精彩演讲。她从数字经济的理解、企业发展的新动能、数字经济全球视野三方面来展开,指出数字经济是经济全球化非常重要的希望和未来。在场的嘉宾分享了一场数字经济的盛宴。
此次合作共建产智融合平台,是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联合发展的新起点。下一步,双方将共同努力,发挥平台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